8848,国产手机曾经的价格天花板,鳄鱼皮蓝宝石外观、王石代言……
无数buff曾让8848短暂得问鼎手机界(话题榜)的珠穆朗玛,只不过土老板的巅峰,与普通百姓的“癫峰”,有那么「亿」点不同。热闹过后,8848惨淡收场。
2023年,又一手机厂牌“Unihertz”携神秘数字横空出世,这次比巅峰还多了个1,“8849”。
先别急着笑,这回是“正经”手机。
品牌方舟了解到,Unihertz是一家国产手机厂商,来自深圳,却长期活跃在海外,小屏、三防是其核心卖点。
2017年,Unihertz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为其新品“Jelly”发起众筹,这款“全球最小4G手机”仅用35天就筹集到125万美元,超筹款目标40余倍。截止2024年8月,Unihertz在Kickstarter已为10款机型发起众筹活动,筹得款项基本都在原定目标的10-20倍。
Unihertz究竟如何化小众赛道为舒适圈、新品为何能屡屡“爆金币”?跟随品牌方舟,一起走进Unihertz的故事。
在这个时代,做小屏手机似乎跟开倒车没有区别。
在奉大屏为市场正确浪潮里,手机厂商们坚信“做大”=“做强”,相继拿出边角技术(提升屏占比)、异形全面屏设计(如挖孔屏、刘海屏),乃至曲面屏、横向折叠屏等方案,把屏幕越做越大。
往小了说,大屏能给到更大的操作面积和更震撼的视觉观感;往大了说,电竞手机、自拍手机失宠后,游戏画质增强、高帧率模式、潜望长焦逐渐成为旗舰机型的标配,处理器、散热、续航等配套堆料,使得手机屏幕真就在“大”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以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热卖的机型为例:
苹果15系列:6.1-6.7英寸
华为P70系列:6.58-6.8英寸
小米14系列:6.36-6.73英寸
VIVO X100系列 :6.78英寸
(*热知识,2024年,6.1英寸及以下手机属于小屏阵容。)
而大屏手机的时代里,仍有那么一群人,视手感为灵魂,奉单手握持为信条,他们也被叫做“小屏党”。Unihertz也正是击中了这群人的偏好,成功脱颖而出。
Unihertz的出圈配方其实也不难,就是把手机往小了做,而且做得非常彻底:
2017年,Unihertz 发布“全球最小4G手机”——2.45英寸的“Jelly”;
2020年、2023年推出“Jelly2”和“Jelly Star”,号称“全球最小安卓10/13手机”;
2024年,“Jelly Max”卷土重来, 这次是“全球最小5G手机”,机身放大到5英寸;
Unihertz跟“小”较上劲的品牌形象在一次次产品迭代中,变得深入人心。
截止2020年8月20日,“Jelly2”在Kickstarter筹款近百万美元,仅用时30天;“Jelly Star”上线仅5分钟就达成39万港币的筹款目标,支持者手速堪比周杰伦演唱会抢票。
eBay上,二手无锁版“Jelly2”的价格被抬到了160美元,与官网179.99美元的售价仅相差20美元。另外在国内海鲜交易市场,一部二手“Jelly2”的价格基本要600元往上,几乎全新的甚至喊出近千元。这可是4年前机型,保值能力实属惊人。
小屏手机之外,Unihertz还对小众的二次方赛道,“三防”展开攻势。
据悉,三防手机指的具备防尘、防震、防水,抗摔、抗辗压等特性的手机,能很好地应对恶劣环境,深受户外爱好者、工地工人的喜爱。
The Insight Partner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三防手机市场规模为29.8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为56.9亿美元。卡特彼勒、三星电子,以及中国品牌AGM Mobile 、Sonim都已经在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2018年,Unihertz为其首款三防手机,同时也是“全球最小4G三防手机”——“Atom”发起众筹活动,早鸟价159美元。
诚然,相比于一台手机,“Atom”更像是一个玩具。2.45英寸机身、联发科MT6763处理器、4G运存+64G内存,配置说到这里,已经基本确诊为“抗造老人机”。只给2000毫安时的电池容量也不太对得起三防的市场定位。
不过,“全球最小”的万能卖货公式再次奏效,小屏党依旧二话不说,拿下。产品最后筹得129万美元。
尝到甜头后的Unihertz也没有辜负网友们的期待,开始在三防赛道上精耕细作。文章开头提到的8849,也叫做“Tank 2”,就是一款原汁原味的三防手机。
图源:Unihertz
脱离对小的执念,Unihertz从尺寸开始,放飞自我,“Tank 2”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重量级产品”。
首先是机身,尺寸直接翻倍,达到6.79英寸。电池容量也来到15500毫安时。
超长续航、军工级防摔、6400万像素夜视,以及测速、水平仪、分贝仪指南针等(如下图)功能坐实其三防手机的定位。接近2k画质的大屏、性能尚且的处理器也促成了新的使用场景,手游。谷歌全家桶上齐后的“Tank 2”也愈发靠近主流旗舰。
只不过“重量级”堆料也有副作用,裸机重量暴涨,相当于一瓶农夫山泉。
基本配置之外,“Tank 2”的亮点功能,当属激光投影。1.5米距离的投影大小相当于100寸电视,能胜任露营、商务会议等场合的投影需求。
对比另一出海品牌AGM Mobile可以发现,即使已经身处极为小众的赛道,品牌安身立命的本钱依然是差异化。
AMG Glory G1S的官网售价与“Tank 2”一致,都为599美元,只不过在功能上,前者主打热成像,使用场景上更偏向于施工、安防、DIY等。
总得来说,Unihertz在场景使用上更多元,也更契合年轻人热衷户外、氛围营造的取向;而AGM选择了更为精专的路线,独树一帜的热成像功能为用户省去了提溜工具箱的麻烦。两者各有千秋,在超细赛道里也拥有了相对独立的受众。
Unihertz的官网显示,Unihertz入驻的平台包括亚马逊、eBay、ozon、速卖通等。从其入驻的12个亚马逊站点,以及3个eBay站点来看,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
全球化浪潮下,Unihertz的触角也伸向了小而美的新兴市场。
2022年3月,Unihertz入驻美客多墨西哥站点,凭借实用、智能化等特点在当地大受欢迎,不到半年就问鼎美客多墨西哥站点三防智能手机的类目BS。
在Unihertz独立站流量分布上,美国之外,TOP4流量来源分别是:日本、英国、委内瑞拉、瑞典,横跨亚、欧,美三大洲。
为什么Unihertz能获得全球如此多用户的喜爱呢?
差异化推品
逐个打开Unihertz美亚在售的产品,可以看到“Jelly 2”评论数量1177条,“Tank”甚至不及其零头,只有31条,从这里可以很明显看出相对于三防,美国人对Unihertz的小屏手机更买账。
Unihertz也洞悉了美国人的喜好,其店铺首页的产品展示排列也基本是按照评论数量从高往低排序。“Jelly”系列在售产品都被放在了展示靠前的位置,中间是致敬黑莓的“Titan”,以及迎合审美的“Luna”系列,三防手机则被放在了最后。
不过在美客多墨西哥站点,“Tank”的评论数量属于碾压级别,受欢迎程度显然比小屏系列高得多,在店铺设计上也有了更高的视觉比重。
这不,用户想看什么、想买什么,Unihertz拿捏得恰到好处。
推广渠道“总动员”
众筹引流
消费电子产品的特点是可玩性强,更新换代快,与主打“为爱发电”的众筹平台有着天然的CP感。2017年至今,Kickstarter一直是Unihertz新品造势的首发站,Kickstarter也为Unihertz累积了首批高潜、高价值用户。
在产品的活动宣传页面,Unihertz往往都以故事背景为开篇,强调品牌的科技底色,感谢支持者的一路陪伴,以此加深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纽带。
口碑运营
Similarweb数据显示,Unihertz的社媒流量主要来自YouTube、X(原Twitter)、Reddit。Unihertz在YouTube的官方账号只有1.2万粉丝,流量上主要还是依赖KOL;X上Unihertz基本保持隔日更的节奏,前者偏营销,后者偏官方。不过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来说,群众的肺腑之言,才是拉动品牌口碑的“特药”。
海外版豆瓣,Reddit集结了当下科技圈大大小小的“意见领袖”,新品发布、避雷吐槽等话题分分钟能创造高楼热帖,Unihertz也洞察到了这点,积极引导用户围绕产品展开讨论,拉高了品牌声量和存在感。
在亚马逊等平台的评论区,洋洋洒洒的千字“小作文”也比比皆是,这些原生的UGC内容,好的坏的,都为Unihertz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群组运营
Unihertz为几乎每一个产品都建了Facebook群组,Unihertz会往群组里发优惠券,一方面回馈老用户,同时也鼓励老用户拉新。在其他品牌群、电子产品交流群等等,Unihertz也会有类似的活跃群组的动作。
独立站“大火收汁”
Similarweb数据显示,7月Unihertz独立站访问量约为65万,网站目前在售手机不过只有19款,有如此大流量的原因就在于,Unihertz把独立站做成了一个应有尽有的“大集合页”。
Unihertz的独立站有基本的品牌故事、产品矩阵和详情等等,起到了用户教育的作用,而丰富跳转按钮则为网站增加了非常多实用功能。用户可以一键进入亚马逊、eBay等平台进行比价,点击导航栏上“Community”按钮,可一键加入产品群组。
在首页,Unihertz还设置了Instagram风模块,营造产品的使用氛围和场景,图中的挂绳是产品的随附赠品,Unihertz全系都为用户提供了免费贴膜,部分型号还会赠送手机壳。
图源:Unihertz
跨境圈在盘点“千万不能碰的类目”时,消费电子总是名列前茅。
2024了,消费电子依旧是那个跨境“血海”类目。行业内固然战火纷飞,但其本质是一座偌大的金银岛,有人前赴后继,有人鸣金收兵,放在任何一个类目,都是同样的道理。
从Unihertz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再小众的赛道,只要找准发力点,都有开拓市场的空间。
以小博大之外,品牌们更应当以微知著,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深挖痛点和需求,在复盘中摸索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