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说WOOT推广效果好,有人说不行?”——WOOT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

 AE1234速卖通卖家网  254  2024-12-20 20:02




在开始这个话题前,先跟老铁们闲聊几句。


曾经有运营小伙伴问我,现在亚马逊抓的那么严的情况下,怎么还是能见到有卖家游走在风险的边缘呢?


其实,本质就是各家有其生意经,每家生存策略不尽相同。有的人,遵循平台守则,以平稳长续为追求;而有的人,信奉“富贵险中求”,在时间成本及风险之间对“铤而走险”做出了坚定的抉择。


当然,不管类目里的“刺头”如何扒拉,循规而行的卖家依然是大多数,正如选择与巧豚豚WOOT CN合作的卖家一样,假以沧桑图正道。


以上,仅是话题引子,今天的这个内容,想跟各位卖家朋友探讨的是,为什么说WOOT作为一个推广方式,只服务于你的战略需要,但无法扭转你的战略先天决定的结果。


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例子。


01.

一个让多数新入场的中国白牌卖家“折戟而返”的类目


这是一个高单价的家居产品类目。高市容量,高单价是该类目的特点,也正因如此,吸引了不少卖家相继入场。但该类目对于新入场卖家,也体现出了极为冷酷的“生存不友好”的特点——类目卖家垄断性(亚马逊自营比例高),品牌效应强(甚至类目部分核心流量词是品牌词)。


目前第三方卖家中的中国卖家,取得结果的卖家也就寥寥几家——某两家背靠国内资本以及自身技术实力取得一定排位的卖家;某以类目低价区分于大牌能取得一定销量的卖家等——也能通过WOOT陆续跑出不少市场体量。


新进入该类目的卖家心态大概相似——“类目体量这么大,客单价那么高,供应商给我的产品也有一定的创新性,那么至少大牌吃肉我跟着喝汤总可以吧?”


但现实是,这个类目的买家宁愿相信亚马逊自营的高价大牌,也不太愿意选择你稍低价于大牌的白牌产品,体现在广告的转化率数据上就非常难看,转化率上先天的远差于自营,就难以获得自然流量的分配,所以很多卖家在这个类目上往往无功而返。


上升一个视觉高度来说,这个类目如果仅是以“卖点货赚个差价”的简单策略来入局是难以成效的,因为你需要长时购买平台流量,但广告的ROI很难打正。


而前面所述的做的相对还不错的中国卖家是怎么做的呢?


以某具有充足研发实力以及资金实力的品牌为例,在产品出海战略上人家从开始就与普通卖家拉开了差距。从产品上,以技术优势研发不同梯度的产品覆盖市场需求;从销售上,亚马逊仅是作为承接其品牌营销所产生的品牌流量溢出的渠道之一。


你如何能想象得到,人家在新品上市前的预热,上市后的宣发,销售过程中的热度维护等线上线下各个传播环节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投入才以致于能在老美的大牌手上分一杯羹。


那么,是不是因为类目单价太高,消费者偏向选择大牌,所以需要讲究入场战略,更注重品牌建设,更依赖资金投入,而低单价就不用研究这些了呢?也不尽然。


我们接着讲下一个例子。



02.

一个因仅看市场表面数据而被贻误的卖家


这个卖家是在大概9月份通过巧豚豚WOOT CN上的WOOT推广。结果数据着实让人心碎——哪怕是有BD加持的情况下,该卖家的链接以较低的价格依然获得了极低的转化率(2%,在评论还算可看的情况下)。


说组数据给大家做对比,在我的以往经验中,正常情况下,25-30售价的产品转化率约10--15%;20左右售价的产品转化率能做到15%-20%;10出头售价的热销产品转化率25%甚至30%(以上数据仅为个人总结,不予辩解)。


其实,从该卖家选择做这个类目选择开始就已经确定了结局。此类目,自营垄断以及品牌垄断近70%,甚至该类目的核心关键词就是某大牌的品牌名,链接销量分布断层非常明显。


饶是数据如此极端的情况下,卖家仍以“类目市场体量非常大,多少卖点货不成问题”这样一个设想为支撑,毅然只身入局。



再往前追溯,是因为该卖家原来为从事某小众类目的卖家,在考虑如何拓展品类实现GMV的增长的时候,看了本类目的数据而选择入场。


我依然清晰得记得,卖家那天那个让人心疼的不行的提问,“国内还剩几千个库存,怎么办,还要不要发出去”。作为WOOT 业务的人员,我竟不自觉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要不你放拼XX试试?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


03.

一个因为错失门槛主动权而失守市场的卖家


有一个卖家,在前两年率先发现了某个市场需求,而且需求量极大,卖家也率先研发出了满足这个市场需求的产品。


如下截图,该产品的核心关键词的ABA排名在2022年的时候在30多,2023年到3万,2024年进到1.5万。


初期,该卖家也以比较高价高销量卖了不短的时间,但由于卖家未及时(或其他原因)对该产品申请专利,导致其他卖家发现这个市场之后快速改个外观就上线竞争。


新进卖家的价格很快就做到了此卖家的正价的一半甚至以下,更有甚者,还对产品作了升级——“给得更多,卖的还便宜”。


卖家在看到来势汹汹的竞品不断蚕食市场份额的时候,想到了用WOOT来推广拉回颓势。但在BD价格仍旧是后入场且取得了一定基础的竞品的价格的近两倍的情况下,BD的结果自然是达不到卖家的预期。


这本质上是战略原因导致战术看似“无效”——在失去门槛主动权之后,卖家如果不直面竞品的挑战(如直面价格竞争,或是研究产品迭代),可预见的将逐步失守市场份额。


最后,我们来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说WOOT推广效果好,有人说不行?”

首先,WOOT推广受限于你的品类战略,你的框架其实已经决定了你的上限。


其次,WOOT做为一个推广工具,一如你的亚马逊广告这个工具。时至今日,想必不会有卖家望着垂垂焉然的链接,悲痛质疑 “为什么,我已经开了亚马逊广告了,每天投入了我三餐的隆江猪脚饭,链接还是不爆单?!”


本质上,WOOT帮你以高频BD的形式做推广,是给了链接一个改写“系统数据”的可能,并累积更多“数据认可”(俗称“权重”)。


那么,作为一个推广工具,我们该怎么用好WOOT呢?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清晰的目的,其次配合适宜的投入及节奏(在此先不展开讲,上面码字过多, 且听下回分解。如果您对使用WOOT的节奏方法感兴趣,可以关注巧豚豚每周四的晚上直播)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产品差异化确实越来越难做,未来的跨境电商的竞争,或许确是资金实力的较量,战略优劣的比拼。



 标签: 垄断 卖点 ROI
  • 内容来源:网络
  • 版权声明:如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 友情提示: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用户上传与网络,与AE1234速卖通卖家网无关。请用户注意甄别服务质量,避免上当受骗。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