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测款除了Vine计划,还有哪些方法值得尝试?

 AE1234速卖通卖家网  1687  2022-06-01 23:50

测款,是每一件产品面世时,商家需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做出判断产品是否受欢迎、有潜力的一种途径。推新测新,对于跨境卖家来说,意味着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将更大。所以他们急需在短时间内拿到大量有用的评测反馈。但事实是,如何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这一步,已经需要耗费巨大精力与费用了。
 
亚马逊作为一个重用户体验的平台,在新品上架前期,推出了官方Vine计划,以此让更多用户接触到新品,从而留下体验感受,以此判断该产品是否受欢迎。但是Vine计划成本较高,留评主动权在买家手上,甚至收不到任何反馈也时有发生,这对推新的卖家非常不利。
 
作为公司产品开发负责人的陈总,需要大量的反馈跟意见去推动改进自己的产品设计,下面聊聊他是如何摆脱困境,让自己的产品用最短的时间面世,并且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爆款。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路。
 
既然平台给不了用户反馈,那就自己培养吧!于是陈总跟团队在综合多方想法后,提出了开发沉淀私人测评资源的方式。陈总团队从去年11月开始,经历了近半年的验证,此时基本实现了测评量自给自足的状态,一个新品上架前基本可积累近30-50多个反馈,当产品比较受欢迎时,也有可能突破100多个回信。这为后续的产品改进与推新转化带来正向影响。
 
陈总团队认为花钱即可轻易获取得到的资源并不靠谱,转化各方面也不尽人意。但如何将一批外来联系方式转变为独家私有资源,这需要团队付出更多精力维护。
 
这听起来像是一件浩荡的工程,但这些坚持下来后,现在不太愁测评的资源,长久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一、邮箱获取与验证
 
这位卖家主要通过直接从服务商手上购买消费者地址或邮箱,从线下投递明信片、挂号信等形式去获取买家的联系方式,通过与联系人建立沟通后,确认并筛选出愿意做测评的消费者,从而一步步去培养买手。
 
陈总团队在获得一批联系邮箱后,第一步就是将资源进行筛选。他们借助软件采用批量自动验证,区分出邮箱的有效性。
 



二、邮件推送,判断用户活跃度
 
陈总团队认为第一封邮件是激活邮箱主人产生互动回信的关键点,所以在如何能提高客户的兴趣上,第一份邮件必须花心思去写。往往主题决定了用户是否会打开邮件,正文则影响着用户是否会回复邮件。
 
先发送一封诱惑性的主题和正文,可以通过少量邮件来测试不同主题的有效性,提炼收集高效的主题。但一定不要用那些看上去容易遭举报或者拉黑主题的。例如:50万大奖等你来拿,诸如此类的。
 
正文主要是引导用户回复邮件。注意不是引导用户来马上做成什么事情,而是需要用户回复一个类似 YES or No这样非常简单答案的正文。目的就是确定邮箱主人的活跃度。等收到回复之后,再变着法子利用这些活跃资源达成你想要的营销或者其他目的。
 
陈总团队一开始也抓不准如何编辑邮件内容,主要借助了群发软件上的数十种模板,经过自定义调整后,基本形成了正式邮件内容。在经过验证得到回复率较高的内容后,他们将该邮件内容存为固定模板,方便下一次群发调用。
 


邮件发出后,一般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陈总团队又开始分析:


A.未回复邮件,但是打开了邮件查看内容的。

--通过观察EDM的点击打开来确定邮箱主人所在国家城市,所用设备和浏览器。已经打开邮件的用户肯定是正文不合心意,下次换一个正文针对性地联系这些人,转化率可大大提高。


B. 回复邮件,区分积极态度和厌恶态度的。

譬如:不要再给我发任何邮件了,类似这些,就需要区分开来。厌恶态度的用户不一定要拉黑。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内容来试探说不定还是有机会可以继续合作的。这个需要灵活处理。


C.发了一封邮件,未必就可以确定了不活跃的这些邮箱就永远不活跃了,记得要切换主题,换时间多次尝试,这样子才能够筛选出更多的可用资源。

陈总团队使用的群发软件在任务列表能够针对每个任务的具体邮箱查看详细的发送数据情况,从而快速统计归类。


并且自动将发送记录进行统计,将追踪信息,发送次数是否回复全部进行汇总:


通过上面的方法,陈总团队收集到了活跃有效的邮箱。接下来就是利用转化了。
 
陈总不建议验证初期就开门见山说测评。因为平台政策的收紧,不仅是卖家变得严谨了,连买家也变得小心翼翼了。有些买家一听到亚马逊测评,就扭头绝交了。所以循序渐进,逐步建立信任感才是最佳的方法。
 
看到这里大家难免有疑问,这样操作需要耗费多少人员精力,陈总表示他们只让运营每天花上30分钟的时间进行维护,主要借助资源管理软件,省去了做表格,一一核对的时间。
 标签: 亚马逊 政策 测评
  • 内容来源:网络
  • 版权声明:如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 友情提示: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用户上传与网络,与AE1234速卖通卖家网无关。请用户注意甄别服务质量,避免上当受骗。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