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尔街日报》发布了一则消息:
亚马逊在销售疲软的情况下,一直在消减自有品牌的业务。
高管们还讨论了完全退出业务以应对市场监管压力。
根据字面意思来看,
就是说亚马逊可能不做自营品牌的业务了?
截止到2020年,
亚马逊的自营业务就已经涵盖了45个品牌以及243000种商品,
今年的Prime Day亚马逊自营品牌产品在几个关键类别中,
分别占智能家居设备购买量的64%、消费电子产品的43%、家庭必需品的38%、杂货店的38%和30%服装和鞋子。
由此可见竞争是多么激烈了,卖家之间还要互相卷。
如果亚马逊要退出自营业务,
那对卖家朋友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啊,
亚马逊的自营品牌在平台上会与其他卖家竞争,
经常会受到卖家们的吐槽,
称其用自己品牌的优势来压迫其他卖家,
所以别的卖家早就看它不爽很久了。
有知情人士透露,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
亚马逊的领导层指示其自有品牌团队大幅削减产品清单,
有一位高管更是表示要将其在美国的自有品牌种类减少一半以上。
其实亚马逊早在2009年就开始扩展自营品牌业务了,
现在它涵盖了从维生素和咖啡到服装和家具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拥有亚马逊Basics、Goodthreads和Solimo等品牌。
然而亚马逊表示,
其自有品牌仅占其零售额的1%左右。
由于亚马逊自营规模的不断扩大,
卖家与平台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卖家群愤,
并且呼吁进行反垄断监察。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 prime day,
在销售排名前五的商品中,
有三种是亚马逊的自营品牌。
而2021年前五名的商品都是亚马逊自营商品。
不管你是哪个类目的亚马逊卖家,
只要你的类目中有亚马逊自营,
那么你基本上就只能争老三老四老五,
亚马逊吃肉,
你只能喝口汤,
有时候连汤都不留给你,
甚至还把你的碗一脚踢翻。
不禁想到了最近很火的“考编事件”
已经有了金饭碗了,
还要抢走别人的铁饭碗,
真的很容易引起群愤啊。
好了,不扯远了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卖家最关心的还是 这则消息是真的吗?
上面文章在网上发布后,
亚马逊就出了一份申明表示:“我们从未认真考虑过关闭我们的自有品牌业务,我们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投资,就像我们的许多零售竞争对手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那样,现在也将继续这样做。”
字面意思也很清楚了,
就是说亚马逊不可能放弃自营业务(从未考虑过),
最多就是在监管压力下做出一定的‘让步’。
所以可能要让卖家朋友们失望了。
不过仔细想想,
亚马逊怎么会甘心只做一个平台提供者呢。
姐夫就一直以来非常支持亚马逊的自有品牌业务,
在任时就曾给自营团队定下目标:在2022年要达到亚马逊销售额的10%。
所以亚马逊不是要放弃自营业务,
而是把一些薄弱的、疲软的产品给砍掉,
着重做一些有优势的自营产品。
《华尔街日报》的消息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监管压力和销售疲软是有此决策的两个主要因素。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亚马逊这样做的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1、某些自营产品销售不理想,无法带来利润
2、削减规模,减少反垄断监察压力
3、砍掉一些弱势产品,留出资金着重发展优势产品
引起了不少卖家的赞成,
从表面上来看,
或许亚马逊自营的削减是对亚马逊卖家有好处的,
某些类目的卖家可以少一点竞争。
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弊大于利,
实际上亚马逊并不会放弃竞争,
相反,还会加强发展更赚钱的自营业务,
平台与卖家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矛盾或许会更加突出。
在后疫情时代,大家都不好卖啊,会员日之后也是大家选品布局下半年的一个重要时机。
不过我们给大家整理搜集了一个选品干货资料,用实例给大家全方位解析选品要点,